9月24日,188bet金宝博 顺利通过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验收,成为国家首批、南京首个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区,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溧水经验”。
从2023年8月获批试点,到如今交出亮眼“成绩单”,溧水用两年的时间,把“智慧广电”从概念变成了村民触手可及的日常应用,真正让数字技术扎根乡土、服务民生。
从“看电视”到“用电视”
走进洪蓝街道蒲塘社区徐大爷家中,他正通过家里的4K智能机顶盒查看村里最近的财务公开信息。“以前村里贴公告,我们老人眼睛花,看不清楚。现在打开电视,村里花了多少钱、办了哪些事,一目了然。”徐大爷点赞道。
这一变化得益于188bet金宝博 依托广电“户户通”网络打造的“三务公开”信息平台,覆盖全区118个村(社),实现村务、财务、党务信息实时透明,老百姓在家就能“云监工”。
不仅如此,溧水还立足各镇(街道)特色,打造了“一镇一品”融合传播门户。无论是“古韵洪蓝”“科教石湫”,还是“健康晶桥”,都能在电视、手机、户外大屏上“一键直达”。“智慧党建”“红色溧水”等栏目也成了乡村文化新阵地,1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真正打通了宣传、教育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从“凭经验”到“靠数据”
“过去种地靠天气、凭经验,哪敢扩大规模?现在坐在家里就能看到田里土壤墒情、温度变化,管理起来轻松多了!”白马镇革新社区的种植户段雅丽一边看着平板,一边笑着说。屏幕上,各种数据实时跳动,她轻轻一点,就能远程控制。
她使用的正是溧水搭建的“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”。依托“广电5G+”物联网技术,东屏的悠果维、白马的革新社区等农业试点基地实现了水肥一体化、土壤监测等“云管理”,推动农业生产科学化、精准化,为乡村振兴插上了“数字翅膀”。
智慧广电的赋能远不止于田间地头。溧水还打通了公安、市场监管、民政等多部门的数据通道,定制开发“智慧食安”“资产资源可视化平台”等应用,实现对餐饮后厨、村集体资产、工地扬尘、水库水位、森林火情等的智能监测,构建起覆盖治理、环境、安全等多维度的“数字防护网”。
从“听得见”到“看得见”
“各位居民,金谷社区3号充电棚发生火情,系统已自动启动喷淋……”2025年春节期间,这样一条带有实时画面的预警信息,同步推送到社区物业和应急值班人员的屏幕上。这就是溧水创新升级的应急广播系统,打造“视播一体”终端,占比已超三分之一,实现“音画同步”的精准指挥。
“以前光是‘听’广播,有时候说不清楚。现在有画面有声音,处理效率高多了。”金谷佳苑物业负责人介绍,如今,小区内智慧充电棚、AI梯控、火灾自动报警等场景陆续落地,“应急广播+”成了“平时宣传、急时救援”的治理利器,展现了智慧广电在社区安全中的实战能力。
“智慧广电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,而是与治理、服务、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工程。”188bet金宝博 智慧广电项目负责人表示,目前,智慧食安二期工程已全面覆盖区内109所学校,下一步将推进“交邮快供+应急广播”等新场景,以可穿戴设备监测、AI异常识别等功能深化智慧养老二期工程,让智慧广电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动能。
溧水智慧广电,真正让乡村“活”起来、让治理“灵”起来、让百姓“乐”起来。这份在丰富实践中积淀的“溧水经验”,正在为乡村振兴提供着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示范路径。